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比提升至88.9%,在国家提出“互联网+”的趋势下,互联网渗透到各个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如果盘点下2015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变化1:移动互联网加速度:移动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就如最近刚刚举办的2015TMA移动营销峰会提到的主题“移动加速DO”,2015年的确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加速的一年。中国4G网络正在加速普及,三线及以下城市移动互联网用户开始增速,“农村包围城市”的格局或将诞生,移动互联网趋于常态化。移动端的创新、升级、优化,不仅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主要碰撞和角力点,也成为传统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的关注点,移动应用生态链初步形成,移动应用的高渗透率与高集中度并存,在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电子商务、视频、广告、阅读、医疗等各细分市场,移动应用都获得迅速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连接互动、移动设备、应用服务、开发者及开发平台构成了以移动互联网为纽带的服务系统、商业生态系统,同时,移动设备的新型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移动广告的原生态跨屏化等等都成为新的趋势。
变化2:
自媒体商业化:内容创业者黄金时代到来
进入互联网时代,谁是媒体?未来大家将在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里消费信息,媒体的边界会变得模糊而宽泛,媒体的内容会变得特定而小众,媒体的形态会变得丰富而多元,信息越碎片,越需要更多的筛选和观察者,而移动互联网发展缩短了信息传播的路径,因此,能够输出内容的人就迎来了创新的机会。2015年,自媒体在迎来了商业价值增长的时代,自媒体罗辑思维正式对外宣称获得B轮融资,估值13.2亿元;吴晓波频道在财经自媒体领域的蹿红,以及其领头成立狮享家基金先后投资餐饮老板内参、酒业家、十点读书和12缸汽车等,将自媒体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垂直领域专注内容创造和生产的自媒体的价值还会进一步爆发,从内容衍生到社群、电商、营销服务都成为自媒体商业化的方向,好内容依然稀缺,内容创业者的黄金时代到来,同时,品牌的内容营销的投入也会因此加大,优质的垂直化内容媒体和品牌的融合合作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变化3:O2O之混战:商业逻辑待重构
2015年是O2O创业的爆发之年,同时也是死亡之年。餐饮、出行、家政、生鲜到教育、医疗、美业、房产等各个领域,O2O技术无所不及。资本角力与疯狂烧钱,O2O的市场其实并不理性。最终,“在一起”成为了关键词,快的和滴滴宣布合并,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携程与艺龙和去哪儿在一起,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e代驾和神州专车正式举办婚礼……基于大众生活需求的同质化的O2O模式已经陷入一片红海,O2O的商业逻辑亟待重构,O2O本质是线上线下的生活和消费直接的融合,因此,拥有实体企业,以及拥有大流量入口的O2O才可能在市场上占据主流。
变化4:大数据价值转化:迎来新机遇
大数据这个词已经被说了好几年,2015年应该是这个词真正实现价值转化的一年。2015年9月份,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软件和硬件支撑平台等产品;并且培育10家国际领先的大数据核心龙头企业,500家大数据应用、服务和产品制造企业;百度、阿里都已将大数据升级为公司战略,并已经将成果体现在产品研发、商业模式以及用户体验上。而以大数据驱动的程序化购买和精准广告势力也成为2015年互联网广告市场最为重要的变革和发展的驱动力,数据洞察、数据融合、数据智能、数据金融等等都可能迎来发展机会,未来,大数据的影响力更会渗透在互联网企业的每一个环节。
变化5:产业互联网:小荷才露尖尖角
今天我们更多的互联网商业都是“消费互联网”,商业模式是以眼球经济为主,即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和有效信息的提供来获取流量,从而通过流量变现的形式完成商业转化。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提供个性娱乐为主要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迅速吸引眼球,但由于服务范围的局限,以及未触动消费者本质生活,也易导致其迅速淹没在互联网大潮中。但随着虚拟化进程逐渐从个人转向产业,以价值经济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产业互联网在今年逐渐兴起,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战略,核心则是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例如智能化制造、按需定制、数字化供应链,在制造业、医疗、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通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寻求全新的运供应模式,实现更加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和更加实时的消费者响应和互动体验,创造出不仅限于流量的更高的产业形态,才是互联网经济的更高境界。
变化6:VR虚拟现实:下一波风潮
VR,即虚拟现实技术,从Facebook斥巨资把Oculus收入囊中后,整个业界似乎开始认识到一个事实:VR不光是一种新技术,更不光是用来打游戏的玩具,在Facebook眼中它是网络社交的未来,同时,它的沉浸感体验更会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下一里程碑。未来VR技术在社交领域也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当VR产品链接到社交平台,如同发布平时的照片和视频一般,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真正的实现“所见即所传,所传即所思”的“超感体验”状态。2015年,虚拟现实领域动静很大,暴风科技上市,以及连续发布了新产品,Facebook、google、微软、腾讯等巨头切入,各大影业巨头切入,视频网站加大虚拟现实内容及渠道开发,VR走向广阔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另外,通过VR技术将在各个场景中实现虚拟现实间的转换和应用,例如在家庭生活的场景中,人们可以利用VR练习烹饪、种植,以及育儿;在医疗场景中,医生可以进入手术环境练习手术操作步骤;在教学场景中,教学资源将得到最优分配,同时学生也将能够深入到教学场景中学习;在军事场景中,战士可以进入到训练模式对于实战、战术有更深入的体验。2016年将迎来虚拟现实的爆发年。
变化7:互联网电视:新媒体“黑马”
这两年,传统电视都在思考如何应互联网而变,而就在短短的时间中,智能电视的迅速渗透,让互联网电视这块家庭大屏幕吸引了很多过去流失的用户的回归,新的客厅文化正在让互联网电视成为新媒体的“黑马”。在前不久由优朋普乐与知萌咨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电视发展研究报告》也揭示出: 2015年成为中国互联网电视用户增长最快的一年,互联网电视覆盖用户月均增长速度超过100%,年用户总量超过4000万。新模式的互联网电视产业链正吸引着电信运营商、电视厂商、互联网公司、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等多力量的介入,促使互联网电视广告市场也迅速成为了在当今互联网新背景下的热点市场之一,预计到2016年,互联网电视广告市场将突破12亿元。
变化8:跨境电商:全球优选时代
在“跨境交易”与“电子商务”拉动下,近年我国跨境电商风生水起,消费者从海外购物,到互联网上海淘,到2015年,他们有了更多的零距离接触到跨国商品的通路。亚马逊、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等综合电商平台都在向跨境电商发力,网易考拉、小红书、惠惠购物的“一键海淘”等平台的兴起,让这个市场更加活跃。从双11到黑色星期五,中国消费者正在享受到的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就连“有道词典”这样的英语应用平台也成为了人们在互联网海淘的重要工具。跨境电商也带领着电商进入到新的全球优选经济的时代。
变化9: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
互联网金融2015年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饥渴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庞大的理财需求,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触到这两个痛点,持续疯长,据互联网金融数据中心“零壹数据”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我国P2P借贷平台数量已经累计达到3445家。然而,激烈的竞争也加速了行业洗牌。跑路、倒闭、提现困难等问题平台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问题平台达786家。因为银行满足不了中小企业小额贷款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思维、IT新技术开始改变传统的金融格局,P2P、众筹、垂直搜索、理财平台等新业务形态纷纷涌现,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也积极谋求变革以免被“颠覆”,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步走出野蛮生长期,但是与传统金融业庞大的体量相比较,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率仍处于低位,行业蕴藏巨大的机遇。
变化10:万物智能:新体验制造运动
Apple Watch、小米手环……智能水杯、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2015年,“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智能硬件多如牛毛,各种硬件与互联网智能化的链接一时间成为热点,所有的传统产业都在思考如何更智能?就连炒菜锅和电饭煲都希望智能化,希望与消费者实现互动、对话,甚至可以捕获用户偏好,让消费者处处都可以“量化自我”、获得数据,于是,新一轮的消费者体验运动开启。但是,绝大多数的智能硬件都没有真正为用户创造出本质价值,甚至,有的智能硬件可能加速“消费者焦虑”,或者是一些鸡肋应用,未来智能硬件如何真正的挖掘需求,与移动互联网深入融合,成为新的趋势,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公司都要进入手机市场的原因。
2015年的互联网市场,新的融合也在加速,视频+电商、搜索+社交、社交+视频、搜索+服务…这些合作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在2015年更趋频繁和创新,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突破,不仅依赖重度各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垂直纵深的变革发展,更依赖不同领域之间的化学反应,在“互联网+”的国家政策强力背书下,跨界融合,协同共荣,成了2015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景象。